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处理的动物粪便量不断增加。大量动物粪便长期积累且未得到有效处理,会造成诸多危害,包括产生更多致病菌、更多臭气,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以及雨水冲刷导致周边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污染人畜水源等。因此,有必要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和虫体处理。与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相比,虫体处理粪便后的残渣不仅可用作有机肥,还可获得可作为动物蛋白饲料的昆虫,从而增加经济收入。畜禽粪便的虫体处理符合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黑水虻(BSF,Hermetia illucens)是一种可以利用畜禽粪便的资源昆虫。这种昆虫不仅无害,而且生长周期短,可大量生产,并能将废弃有机物高效转化为昆虫生物质,成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来源。然而,由于粪便中存在许多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其对黑水虻生产的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因此,本研究利用“鸡粪-BSF-蛋鸡”模型,评估不同黑水虻处理对蛋鸡食物链生物安全性的风险。实验分别使用含有强力霉素或不含强力霉素的粪便基质饲喂黑水虻幼虫,随后对收获的黑水虻幼虫进行空腹/饱腹或干燥/新鲜处理,再用这些不同处理组的黑水虻幼虫饲喂鸡只。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黑水虻处理方法显著影响了饲喂黑水虻幼虫虫粉的蛋鸡食物链中的抗生素残留、ARGs、可移动基因元件(MGEs)、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和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蛋鸡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丰度等风险可以通过对黑水虻幼虫饥饿处理(即幼虫被处理前饥饿24小时以排空肠道内容物)和高温研磨处理来有效降低。综合风险评估分析表明,黑水虻幼虫饥饿结合高温研磨处理后饲喂鸡只的效果最佳。
(英文版详见阅读原文)